近日,李亚磊院长与解放军302医院楼敏教授,就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及瓶颈进行了剖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院长与楼教授的巅峰对话。
但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肝组织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一致,但血清病毒标致物阴性。临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IH的发生必须有抗原的激活,其中环境因素诱发AIH的发病机制暂不清楚,而病毒(如HBV、HCV、EB病毒、麻疹病毒等)在激发免疫反应方面的机理已经大致阐明。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病怎么治?
楼敏教授分析了目前国内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现状——激素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目前主要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这三种疾病的重叠综合征。平均发病年龄20--30岁,以女性为主,传统的思路认为使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自身免疫攻击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实际应用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已经不建议首选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晚期进入肝硬化阶段,较多患者使用激素也没有很好地控制病情进展,胆红素、转氨酶升高,组织活动度呈进行性进展。而且大部分患者出现停激素复发的顽症。点击查看 激素治疗自免肝的副作用!
可见激素治疗不仅消极被动,而且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出现一些并发症等不良后果,所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应该打开新思路,采用非激素治疗。
李亚磊院长就我院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研究进行阐述
近年来,我院循证医学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非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激素治疗使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病情持续进展的弊端。一方面,患者的免疫损伤得到较好的控制,延缓了肝组织的损伤和触发肝纤维化另一方面患者免疫力抗病力得到提高,各脏器功能得到修复,对降低我国疾病负担、改善人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社会影响。填补了自身免疫性肝病治愈康复的空白。是我国肝病学界的里程碑事件。
交流过程中双方就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探讨中都深感医学必须要创新,研究是一个医院的立身之本,而先进的技术才能掀起医学界的革命,给患者带来福音。
最后李亚磊院长陪同楼敏教授参观了我院相关医疗设施,楼敏教授对医院的环境和服务也表示了赞赏,并表达了希望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的愿景,愿大家一起努力,造福患者
温馨提醒: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个人隐私。提交您的信息后,我们将在24小时以内核实您的信息,请您保持手机畅通,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