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抗病毒类药物的作用:
核苷(酸)抗病毒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毒并没有被清除,只要停药,病毒就会重新复制。因此,病人必须坚持每天服药,长期治疗,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可以抑制病毒的有效浓度之上,才能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目的(图1)。因此,医生们常常要求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依从性”。点击咨询药物是否真的可以清除乙肝病毒
图1. 保持体内较高的血药浓度才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核苷(酸)抗病毒类药物为何不可漏服?
抗病毒治疗不仅表现在坚持治疗上,而且也不能漏服药。经常漏服药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必须保持服药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100天治疗漏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每周漏服1次,服药率仅为85.7%,其疗效就会从81%下降到25%。点击问专家为何乙肝患者不能漏服抗病毒药
图2. 治疗的依从性差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
治疗的依从性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容易导致病毒耐药。这是因为被药物抑制的病毒并不“甘心失败”,只要遇到时机就会“疯狂反扑”。变异就是它们“反扑”的一个手段。
核苷(酸)抗病毒类药物为何发生耐药?
在未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以前,大多数乙肝病毒都是对药物敏感的野生病毒株。服药后,它们很快受到抑制,不再复制新病毒基因了。极少数病毒抵抗力很强,在药物的攻击下会改变自己的基因结构,使自己能够耐受药物的攻击。这些病毒被我们称之为耐药病毒。上传化验单,让专家帮我分析病毒是否耐药
如果不能坚持服药,吃吃停停或减量服用,病毒抑制不彻底,就会使它们得到“反扑”的机会,发生耐药性变异(见图3)。久而久之,耐药病毒越来越多,HBV DNA就会反弹,ALT也会再次升高。
图3. 经常漏服药物容易导致病毒耐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已出现的新技术已能在核苷抗病毒类药物反复耐药上做出革新。点击我要接受新技术治疗,解决乙肝问题
温馨提醒: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个人隐私。提交您的信息后,我们将在24小时以内核实您的信息,请您保持手机畅通,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