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ALT/AST)是临床上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关于转氨酶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类:
误区一 黄疸很深,只要转氨酶正常就问题不大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竭时,由于正常肝细胞较少,所以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反而减少,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很高,但是转氨酶反而下降甚至正常,其实,这是临床上非常危险的征象,死亡率达60%以上。另外,胆管梗阻、瘀胆型肝炎,也可出现黄疸很深,但转氨酶不高的情况。点击咨询-为什么我的黄疸反复升高!
误区二 转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肝炎时,转氨酶往往很高,可达2000单位/升以上(正常值<40单位/升),但大多预后良好。而慢性乙肝的转氨酶大多轻度升高(300单位/升以下),有的甚至正常,但实际上却要严重得多,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会发展为肝硬化?
误区三 转氨酶正常,肝病就好了
转氨酶升高是肝损伤的标志,但转氨酶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肝病就好了”。如慢性乙肝、丙肝、自发免疫性肝炎及长期饮酒者,转氨酶往往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但实际上肝脏已经发生了严重病变。例如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严重损伤,但转氨酶仍正常。点击拨打咨询专线
误区四 转氨酶正常就可以停药
慢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经常发生“波动性”改变,即使不治疗也会缓解,甚至正常;而肝炎患者的转氨酶常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检测治疗,同样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转氨酶正常并不直接代表病情严重程度。我要提交化验单让专家帮我分析一下
误区五 转氨酶升高必须用降酶药
对于大多数慢性乙肝或丙肝来说,根源解决肝炎病毒复制问题,源头阻断疾病进展,杜绝肝脏失代偿,肝癌及并发症的发生。源头治肝才是根本的方法,治了本,转氨酶自然会降下来,则不需要用降酶药。肝病问题咨询入口
温馨提醒: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个人隐私。提交您的信息后,我们将在24小时以内核实您的信息,请您保持手机畅通,耐心等待。